近年来,以酸辣鲜香著称的螺蛳粉持续引领餐饮消费热潮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螺蛳粉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,线上零售与实体门店同步增长,其中“非遗”认证的传统制作技艺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。在广西柳州,多家传承四代以上的老字号凭借发酵酸笋、慢熬骨汤等核心工艺,推动“正宗螺蛳粉”加速走向全国市场。
伴随消费需求升级,螺蛳粉产业逐步从家庭作坊向标准化生产转型。记者走访发现,某柳州本土品牌通过建立中央厨房、统一原料供应链,已在国内30余个城市开设超400家门店。其独创的“现煮堂食+预包装”双线模式,既保留传统风味,又满足年轻群体对便捷性的追求。业内人士分析,螺蛳粉加盟模式正成为行业扩张主流,具备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全程技术培训的体系更受投资者青睐。
当前,螺蛳粉产业与文旅融合趋势显著。柳州多家企业开设“透明工厂”,游客可体验从螺蛳清洗到汤底熬制的完整工艺。与此同时,国内某连锁品牌推出“门店现制酸笋体验区”,将制作过程转化为消费场景,带动客单价提升20%。中国餐饮协会专家指出,地域美食的产业化需平衡传统与创新,“守住风味灵魂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柳州螺蛳粉赛道亦面临新挑战。部分消费者反映,外地门店存在汤底寡淡、配料缩减等问题。对此,柳州相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推出《螺蛳粉品质认证标准》,从原料配比、制作时长等维度规范生产经营。多家头部企业同步启动“原产地直供计划”,确保酸笋、腐竹等关键食材的稳定输送。
据透露,2024年螺蛳粉行业将举办首届产业链博览会,涵盖设备研发、包装设计、加盟服务等全环节。在“宅经济”与“夜经济”双重驱动下,这道承载地方文化符号的美食,正以更现代化的姿态打开增量空间。